“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013年11月,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总书记饶有兴趣地拿起来:“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习近平引用《论语》的开篇语,作为欢迎各国嘉宾的开场白。 “同学们,我去过两次草原,每次身处辽阔壮观的草原,都会想起《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经典的草原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唱起这首歌,领略祖国山河的大气与雄浑……”5月10日晚,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足球场上,学校党委书记李卫东深情地向围坐在四周的同学讲述这首歌曲的意境,一场温馨简朴的户外草地歌会在师生同唱中拉开帷幕。 该校以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经典歌曲我来唱”快闪系列活动。自5月10日起至本学期末,学校将每周举办一期户外草地歌会,每期约40分钟。这一举措同时也是对学校特色思政课程“思政30分”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提升,通过传唱“时代金曲”,歌唱祖国、抒发情怀,展现新时代大学校园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在校大学生加强正面引导工作,在青年学子中弘扬正能量,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 落实善用“大思政课”的要求,高校要运用好传统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三大载体。用好传统课堂,要把“大思政课”纳入课程思政范畴;用好社会课堂,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用好网络课堂,需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大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推进“大思政课”,需要坚持系统观念,以专业为单元做好顶层设计。“大思政课”很难以单独课程为载体进行充分阐释,需要专业负责人以专业理论对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与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解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社会现象,也需要结合现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育人素材。通过专业分析,把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分解到各门课程,形成“大思政课”的专业架构。 2011年5月13日,“太阳仙女”的微笑“绽放”在万国邮联。在当年的万国邮联经营理事会年会上,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会议代表及有关人员通过6种语言同声传译,聆听了尼玛拉木演讲。尼玛拉木成为第一个登上万国邮政联盟讲台的中国乡村女邮递员。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壮怀激烈的英雄场景,身着红色藏装的尼玛拉木讲述了自己扎根藏区、服务藏民的工作经历。尼玛拉木发言结束时,各国代表们自发地全体起立,会场爆发出长时间热烈掌声。 在1997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举办的闸门运行工技术比武中,亓传周获得第一名,被授予技术能手,破格晋升为技师,被选派参加水利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这一年,亓传周年仅26岁。 近年来,为了对引水量进行精确的计量,亓传周利用网络技术,对单位引黄闸测流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水文缆道智能测流系统的研制实施,在测流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集测、报、整、算为一体的全自动测流,实现了远程测控。
每次出班,尼玛拉木都会穿上红色衣服。她说,大山里红色最显眼,有次她发烧晕倒,对面山上的乡亲就是看见她的红衣服发现了她,才把她救回家。长此以往,乡亲们也称她为“红衣信使”。 “不少人问我,生命与信件哪个更重要?我说,这个很难回答。生命重要,信件也重要。一旦信件背到肩上,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在尼玛拉木看来,群众把邮件交给她,就像亲人把信任交给了她,这是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当邮包越来越重时,尼玛拉木的快乐却越来越多。她觉得,邮件越多,就意味着乡亲们与外界的联系越密切,家乡的发展就越快,大家的日子就越好。尼玛拉木说:“我生命的意义,已经和雪域高原的漫漫邮路,和藏族同胞的迫切需要,紧紧连在了一起,这是我人生价值之所在。” 图①:尼玛拉木翻越雪山送信件。图②:尼玛拉木过溜索。图③:尼玛拉木(左)将信送到藏胞手中。图④:尼玛拉木(中)在直播。照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制图:潘旭涛 1999年,23岁的尼玛拉木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乡村邮递员。她服务的云岭乡是一个藏族乡,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人。人们的信件、包裹、生产生活用品等,都要靠邮递员徒步投送。 尼玛拉木的步班邮路路线有3条:一条是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上,穿过九曲十八弯的月亮湾峡谷,一直到41.5公里外的明永村,这条路来回需要行走4至6天;第二条是从月亮湾峡谷入口直上翻越雪山,经过海拔4500米的雪线,到达雨崩村,行程约为3天;第三条路线是从海拔2400米的云岭乡政府所在地出发,先向上走10公里山路,到达海拔4000米的红坡村,平行投递2个村庄后,再沿着羊肠小道直插海拔1900米的澜沧江河谷,顺着河谷走13公里,再过溜索到对岸的3个村子。 志愿服务步履不停,青春梦想矢志向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叶山成为一片“燃烧的雪花”,担任国家游泳中心赛事服务主管,负责志愿者点位安排与观众引导。“欢迎观赛”“请携带好随身物品”……一声声朴素而温暖的叮咛,在场馆内外谱成一曲和谐的乐章。 “冬残奥会最后一场冰壶比赛是我们志愿服务的最后一站,”叶山回忆道,“《义勇军进行曲》在冰立方奏响的时刻,我们的志愿服务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凭借出色的表现,叶山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21年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但他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要求勉励自己,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志愿者要甘当一颗螺丝钉,在无人看见的地方默默奉献。”叶山说。 然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我想,能够甘守一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坚守岗位,以笔为枪,守护党、国家和军队的思想阵地,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要打好的硬仗。我希冀在三尺讲台传递思想之炬,为垒起民族的精神高塔添砖加瓦;我期待在军事科研航母上登高望远,为强军兴军事业保驾护航。我要追随爷爷的脚步,用拼搏和汗水浸染党的旗帜,以青春与热血浇灌理想之花。 博罗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将乡村“复兴少年宫”特色项目设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进行,既是学校第二课堂的生动体现,也是博罗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的结合。接下来,博罗将持续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策划推出各类富有特色的少年儿童文明实践活动,让乡村“复兴少年宫”成为农村少年儿童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全民阅读活动中,惠州创新引入了社会力量,让本地企业、知识社群、网红书店等走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5月1日,惠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孤桐读书会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开展了《名人传记2》线下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指定读书范围,即某一本名人传记,每个参与者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名人传记并进行分享。读书会分享了《毛泽东传》《弗洛伊德》《南仁东传》等名人传记,鼓励读者广泛阅读的同时,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畅谈读书感想、分享读书体会,做到“一人谈体会,大家受启发”,以读书分享促进文化提升。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乡村振兴需要法治与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为建设美好家园共聚合力。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广和用好“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倡导优良乡规民俗,让法治的阳光和德治的清风共同铺满大地,在两者互补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围绕党史知识、党的创新理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抓住老一辈革命家诞辰、革命历史事件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制作推出《党群连心桥 连接你我他》《“热北延安”的新跨越》等电视新闻;聚焦“小切口”,利用民间艺人讲评书,制作《再唱东方红》《孤胆英雄尹振才》等评书联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又“火”起来;深挖探索“王麻子广播站”大喇叭宣传党史教育新模式,延伸学习触角,制作《向党说句心里话》《林西县“村村响”大喇叭播放党史“声”动入耳》等短视频,把党史学习教育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身旁的学生们面向国旗肃立,庄严地敬礼……叶山·叶尔布拉提经常回想起自己的支教经历。叶山·叶尔布拉提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2020年,他作为北京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庙尔沟中学支教。 2019年的夏天,叶山前往新疆和田皮山农场中学参加暑期支教。当地干部群众在沙漠边缘建设学校、办好教育的事迹深深触动了他,也让他心中的目标愈发坚定——“我要回到家乡去!” 1946年,石养民由技术岗位转而负责干部工作,先后在干部科、干部处任职。“干部部门就是干部的家,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干部着想,坚决不能有权力思想、衙门作风。”石养民始终秉持“既要对组织负责,也要对干部本人负责”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思量,在干部问题处理上慎之又慎。 1948年,石养民跟随单位进驻河北省平山县,时任干部科副科长。当时,训练班的几名学员因历史问题未能查清,不能开展工作。石养民出于爱护人才的考虑,没有照例安排他们就地转业,而是将他们保留下来,一边设法查清他们的历史问题,一边鼓励他们为农民子弟开办小学,在实践中考验他们。这些学员工作非常努力,问题逐步查清后由组织重新分配了工作,并逐渐成长为单位骨干。 “五一”前,尼玛拉木走进村民阿称家里,了解樱桃长势。2017年,尼玛拉木刚开始做邮乐小店,阿称是第一个来她这里寄售核桃的。几年下来,阿称已经成了尼玛拉木邮乐小店和微店的常驻客户。通过委托尼玛拉木销售农产品,阿称的年收入增加了近万元。 “如今的邮路不一样了,可以说变化惊人。”尼玛拉木说,现在村村通了公路,去投递邮件可以坐车了,投递的物品也由最初的电报和挂号信,变为村民网购的各类商品。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农村的邮政物流量越来越大。
就在此前一个多月,部署新一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这三个“敬畏”告诫与会同志:“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不是只懂一点经济学知识、科学知识就够了,还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 那是到霞浦下乡调研时,知道习近平喜爱读县志,时任地委副书记陈增光特意给他拿了一本《霞浦县志》。当天夜里,习近平找到陈增光说:“你帮我找一本福宁府的府志吧。” 闽东地区古称福宁府。陈增光当时就“傻了眼”:“到哪儿去找这个府志啊。市面上找不到,我们就请人去文化馆找。” 5月4日上午,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城区委宣传部联合惠州樊登读书志愿服务队在桥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中国梦·青春美”“青春当燃 悦读快乐”五四青年节全民阅读志愿服务活动,20余名中小学生读者及家长参加活动。活动中,读者们围绕散文大师王鼎钧整理的《作文六要》一书,集中观看了樊登老师对书本的解析视频,从观察、想象、体验、选择、组合、表现六个作文步骤进一步学习了《作文六要》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帮助大家写作,读者们认真听讲做笔记。 1940年1月9日,郑振铎联合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中法大学教授张凤举等人,组建“文献保存同志会”,“自今以后,江南文献,绝不听任其流落他去。有好书,有值得保存之书,我们必为国家保留之”。他们依靠当时的中央图书馆提供的中英庚款,与日本、日伪政府展开了一场文化争夺战。嘉业堂的那些精华藏书,便是以“文献保存同志会”的名义收购的。 “祖父是购书行家,又年轻力壮,因此决定他和张凤举负责采购,张元济负责鉴定宋元善本,何炳松和张寿镛负责保管经费。”郑源这样解释“文献保存同志会”的内部分工。 作为学校“湖湘学者”拔尖人才特聘岗位入选者,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卿志和深刻感受到学校引才、用才、惜才的决心和力度。他表示,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背景下,青年教师更应该把握机遇、努力奋斗、求实创新,争做有情怀、有理想的长理人,为学校、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事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研究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博士朱晓波是学校2021年从海外引进的“湖湘学者”。他表示,新能源材料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湖南的优势产业,关系到碳中和碳达峰伟大目标的实现。通过参加这次人才工作会议,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长理人的使命与担当,未来将带领团队继续沿着资源富集型新能源材料开展更深入的创新性研究,为长理塑造人才名片,为湖南新能源新材料的特色发展献智献力。 彼时,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正值城市建设兴盛期,“开发”与“拆建”热情高涨。 习近平曾经语重心长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的发展是过去历史的延续。作为一地的党政领导,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和传统经典名篇,有些还要下功夫背诵,把这些作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传统,赋予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以伦理的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激励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